多爾袞39歲暴斃之謎終揭開,清史專家:並非患病,這裡面大有文章

2024-11-14     花峰婉     反饋
2/5
一、多爾袞的顯赫地位

崇德八年(1643年)皇太極駕崩後,清朝經歷了一場重大的權力更迭。當時,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年僅六歲,正值清軍準備入關的關鍵時刻。在這個歷史轉折點上,多爾袞憑藉其卓越的政治手腕,成功確立了自己的輔政地位。

多爾袞的顯赫地位首先體現在軍事上的成就。順治元年(1644年),他率領清軍入主中原,僅用三個月就攻克北京,創造了改朝換代的奇蹟。在山海關之戰中,多爾袞展現出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。他不僅成功說服吳三桂投降,更在李自成大軍壓境的情況下,採取聲東擊西的策略,一舉擊潰農民軍主力。

入關後,多爾袞展現出驚人的政治智慧。他採取"剃髮令"與"易服令"並行的政策,同時保留明朝的部分官制。在地方治理上,他允許原明朝官員降職續用,這種"以華制華"的策略大大減少了統治阻力。多爾袞還創設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,使滿漢官員共同參與國家大政。

在經濟方面,多爾袞採取了一系列務實的措施。他下令減免農民賦稅,重建戰後經濟,並採取"放墾荒地"政策,鼓勵農民開墾荒地。為了穩定物價,他還在北京等地開設官辦糧店,平抑糧價,安定民心。

多爾袞的權勢在入關後達到頂峰。作為攝政王,他不僅掌握軍政大權,更擁有"上朝不趨"、"見駕不拜"的特權。在政事堂議事時,就連皇帝御座也要設在較低的位置。他還掌管內三院,控制了朝廷的人事任免大權。

具體表現在,多爾袞不僅擁有"議政"之權,更有"裁決"之權。在朝廷重大決策上,往往是他一言而決。如在平定南明戰事中,他獨斷決定分兵兩路,一路南下江南,一路西進四川,最終成功瓦解南明勢力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多爾袞的權力並非完全不受制約。他雖然位居攝政王,但在滿洲貴族中仍有不少對手。如鑲黃旗都統濟爾哈朗、正白旗都統阿濟格等人,都在一定程度上牽制著他的權力。但多爾袞通過不斷調整八旗權力結構,成功維持了自己的統治地位。
奚芝厚 • 158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0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8K次觀看
福寶寶 • 47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5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7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3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7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7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8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3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