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因為烏龜沒有腮,無法在水下長時間呼吸。
但最終,鷹嘴龜瞄準了螃蟹最薄弱的面目,一擊斃命……
可能在遠古的恐龍時代,鷹嘴龜也是這樣和樹梢上的恐龍搏鬥的吧,它們正在進化成鳥,而鷹嘴龜則爬上樹,去掏鳥蛋,偷幼鳥。
另外,鷹嘴龜也是會叫的,這種叫聲也被古生物學家認為,可能和遠古的鳥類或者說末代恐龍的叫聲類似。
但仔細聽聽,不也很像雞的叫聲嗎?難道霸王龍當年也是這種雞叫聲?
這裡還有一段鷹嘴龜追螃蟹的影片,這種速度,是不是也打破了你對烏龜的理解?
雲南人說,如果你沒吃過鷹嘴龜,那你根本不知道什麼叫人間美味,而廣東人則說,現在的龜苓膏簡直沒法兒吃,正宗的廣式龜苓膏必須用鷹嘴龜啊。
所以,這也算它的一大敗筆吧,忘記關閉美食基因,一不小心,就變成了世界各國的重點保護動物,所以,現在千萬別吃鷹嘴龜,想都不要想。
不會縮頭的烏龜
非洲和南美洲還有一類不會縮頭的烏龜。
這類烏龜相當原始,叫做側頸龜,是把頭側過去,盤起來藏在背甲和腹甲之間的,四肢和尾巴也收不回去,看上去非常滑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