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游絲+擺輪」系統 XDwatch
於是乎,我們常規意義上的鐘表就從這一年開始萌芽了。早期的鐘表都是依靠『擺』的左右移動來記錄顯示時間的,但是鐘擺的缺點是體積巨大而且不能倒置。到了1665年,荷蘭科學家Huygens發明「游絲+擺輪」系統,用一圈纏繞的金屬絲替代了吊著擺的那根線,極大地縮小了零件所占有的空間,並且還能翻轉倒置。不過,這種「游絲+擺輪」系統和之前的「鐘擺」都一樣,都是來回規律擺動的。
而我們把他們擺動的頻率記錄下來,以一小時為單位,叫做了「擺頻」。比如每累計擺動120次,稱為「120 VPH」,VPH是「variation per hour 」每小時變動的縮寫。
在理論上,「鐘擺」系統和「游絲+擺輪」系統每次來回擺動的間隔時間都是一樣的,但是在實際生活中,會受到來自各方的影響,比如溫度、氣壓、濕度、震動.....如果一個擺動周期出了問題,那勢必會影響到後續的時間記錄。比如,每一秒擺兩次,一個周期出現了異常,那就有50%的幾率出現走時誤差。那麼,如果每一秒擺動的次數越多,出現誤差的幾率就會越低,進而手錶就會走得越精準。
那麼提高鐘表走時精度的方法就只有兩種了,第一種是提高「擺頻」,第二種是減少外界對手錶的干擾影響。其中,提高擺頻是最基礎的方法。
我們常見的機械鐘表的擺頻是18000 VPH、21600 VPH、25200 VPH、28800 VPH、36000VPH,換算過來也就是每秒5次、6次、7次、8次、10次。其中18000VPH及其以下,叫「低頻」「慢擺」,36000VPH以上,一般就可以叫「高頻」。而石英表卻通常是每秒3萬多次,差了5000多倍,所以說機械表無論如何努力都沒有辦法達到和超過石英表的精度了。石英表在走時精度上已經不是碾壓機械鐘表了,而是直接秒殺,哪怕你是價值幾百萬的機械表,也比不過幾十塊錢的石英表。